帶來了思想觀念的大轉變。秸稈是“寶”不是“害”、焚燒秸稈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。一些農民談起秸稈利用價值頭頭是道,“秸稈是一種木質草本植物,富含礦物質和有機質,是一種多用途、可再生的生物資源,具有非常大的開發價值。”這樣專業性很強的話就出自我省一位農民之口,足以見證農民兄弟對秸稈從“厭”到“愛”的心路歷程。人心齊,泰山移。農民作為秸稈禁燒的主體,認識統一后,秸稈禁燒與促進利用自然會水到渠成。
帶來了生態環境的大改善。我省歷史上多次秸稈大面積焚燒造成的嚴重環境污染,用生態災難形容毫不過分。2018年,全省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93.5%,同比提高4.4個百分點;PM2.5、PM10年均濃度分別為每立方米28微克、52微克,同比分別降低22.2%、11.9%,為2012年新空氣標準實施以來最優。其中,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,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92.7%,同比提高5.2個百分點;PM2.5、PM10年均濃度分別為每立方米33微克、59微克,同比分別降低19.7%、10.0%。減少了有害氣體對人體的危害,為公交和民航提供了安全環境。
帶來了深度開發的大共識。地市縣鄉的主政者們簽定了秸稈禁燒責任狀后,在為完成禁燒任務的實際摸索過程中,一致感到實現禁燒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秸稈利用率。大家一致認為像過去那種零星地“五化”式開發利用已不能適應現實發展要求,秸稈資源量大、產業鏈長,綜合開發必然帶來綜合效益,要對秸稈進行系統的產業化深度開發。我省各地圍繞秸稈開發赴外域招商的人員正奔忙于長江兩岸、長城內外,資金流、信息流、項目流等的加速涌來將匯聚成我省秸稈大開發的滾滾洪流,沖擊成一片方興未艾的產業沃野。
帶來了產業結構的大調整。秸稈作為加工業資源的顯著特點是可再生性,可以持續開發利用,這為秸稈產業的長遠大發展提供了原料支撐??梢灶A見,隨著秸稈開發的深入和產業鏈的延伸,吸納農民就業的崗位越來越多,很多農民將在本鄉本土完成“農民”到“工人”角色的轉換,更多的第二產業元素將被注入到我省大農業產業格局中。秸稈加工業的長足發展勢必帶動物流、包裝、餐飲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,我省農業產業結構面貌將煥然一新。
帶來了耕作方式的大變革。2018年,很多農民在被引導采用深松翻地促進秸稈還田過程中,感到深松翻地能改善土壤板結、保墑、增加產量,準備在2019年秋季主動深松翻地。2018年全省玉米秸稈全量翻埋還田達到1092萬畝,是上年的3.5倍。秸稈禁燒還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休耕輪作的積極性。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革開辟了多元發展的新境界,為農業持續增產增收提供了可能。